科普文章

首页 公众版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健康科普|感染是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4.11.27 来源部门:感染科
作者: 李艳芳

医生,我得的什么病?

根据你的症状、体征、门诊检查结果,现在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住院?住什么科呀?

住感染科。

啊?感染科?会不会传染?能不能住其他科?

你现在考虑感染,是感染科诊治范畴,首选感染科。

这样啊,我先考虑一下……

你认为的感染科是什么样的?你对感染科了解吗?你知道什么情况、什么疾病应该就诊感染科吗?

现在就为你解开谜团,理性认识感染科:

人类医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就是从征服传染病落笔的。感染科最早叫传染科。在古代,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有限,但已经意识到某些疾病是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的,例如,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传染病的概念。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路易·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等科学家发现了许多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这为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慢慢地就有了传染科,主要收治传染性疾病,例如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疟疾、炭疽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以治疗肝病为主的传染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传统传染病逐渐减少,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例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加之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结核病死灰复燃,传染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患者的诊治要求了。业内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中国的感染病学科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抗生素、公共卫生事业等结合,向“大感染”学科回归。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创始人戴自英教授提出,厘清“传染”和“感染”的概念,正本清源。国内译为传染病的“infectious disease”,在国际上被称为感染性疾病。虽然两者均由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但感染病的概念大于传染病“contagious disease”,还包含非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从北京协和医院教授王爱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斯崇文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翁心华,三届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的首要工作目标就是将传染病学分会改名为感染病学分会,随之全国的传染科也逐渐改为感染科,我院传染科于2005年改为感染科。翁心华教授说,这不是三个字名称的改动,实际上是学科走向的变革,这种拓宽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年轻的感染科,是涉及到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学、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细菌耐药、公共卫生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各种肝病、肝硬化等,还涵盖了平时不能找出明确传染源的条件致病菌和免疫低下人群所引起的感染,例如疑难感染、重症感染、耐药菌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分布于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均可发生感染,例如中枢系统感染、血流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所以一个优秀的感染科医生,需要具备整体思维能力和多学科合作能力。

 

现代感染科既收治传染病患者、各种肝病肝硬化患者,又收治非传染的感染病患者,那么问题来了,患者经常会问:“那么多传染病病人住在那里,如果我住进去会不会被传染呢?”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院感染科住院部位于第二住院部,有三区两通道,有负压病房,每个病房配有空气消毒机,走廊、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等有紫外线消毒灯,严格按病种及传播方式分病房收治患者,护理人员及保洁人员严格按照院感要求进行消杀工作,患者及家属按要求戴口罩,是不会被传染的。你看长期在感染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保洁人员都没有被传染呀!我院感染科门诊包括肝病门诊、结核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可以满足各种感染性患者的就诊需求。感染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附:我国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结核病、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