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首页 员工版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类风湿关节炎,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4.11.19 来源部门:风湿免疫科
作者: 兰敏

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手、足等小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病理基础是滑膜炎。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男女比为1:2-3。为什么会得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及遗传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发热、疲倦、体重减轻、情绪障碍等。关节症状:a)晨僵:关节僵硬,常大于1小时,病情活跃指标之一b)关节肿胀、疼痛c)关节畸形:如“尺偏”畸形、“天鹅颈”畸形、“钮扣化”畸形等d)功能障碍3、关节以外症状: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心包炎、肺间质纤维化及肾脏淀粉样等。

四、如何进行管理?

(一)及时就医,合理治疗

1、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以下方面,通过专科医师评估病情合理选择治疗。

1)药物治疗a)非甾体抗炎药:用于减轻关节炎症,缓解疼痛,氯芬酸、依托考昔等,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b)抗风湿慢作用药:控制病情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酸羟氯喹等,能延缓病情发展。c)生物制剂:对于口服抗风湿慢作用药治疗效果不佳可换用生物制剂。如托珠单抗、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d)糖皮质激素:用于关节急性炎症期或严重关节外表现,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有较多副作用,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2)物理治疗:通过热疗、针灸、按摩等物理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手术治疗:当关节出现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关节成形术等。

2、学会自我评病情,如观察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等,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护理

1、保护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防止过度使用和受伤。避免久坐、久站,经常变换姿势。活动时可选择性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扶手轮椅等减轻关节负担。

2、注意保暖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症状。注意保暖,穿着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在寒冷季节,可以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保暖设备。

3、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疼痛。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的稳定。

饮食管理

1、增加营养摄入:摄入富含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有助于提高骨骼质量和增强身体免疫力

2、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和疼痛

3、避免摄入食物:减少摄入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如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     运动管理

1、选择适合的运动在病情缓解期选择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包括游泳、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避免高强度、高冲击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

2、制定运动计划: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病变。可以在专科医师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3、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后进行放松,避免运动损伤。

心理管理

1、应对压力:对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学会应对如通过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2、保持积极心态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医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参加有益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定期监测与随访

1、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专科医师制定的治疗方案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2、自我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并及时告知专科医师。

3、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告知专科医师目前存在的症状和病情变化,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并调整治疗。最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与专科医师的相互配合同时,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疾病。通过综合、有效的管理,才能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