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团队及时“营救”A型夹层—“大血管鼓包”患者
突发A型夹层,30出头的“顶梁柱”生命垂危。原本就有高血压2+年多的张先生,长期口服降压药,但血压控制得不算理想。10月15日早上,张先生从睡梦中醒来,像往常一样“伸展身体”,突然一阵剧烈胸痛,仿佛被撕裂一样,延伸至背部,呼吸急促,不能动弹。家人紧急拨打120后被送至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医护人员积极对症处理,完善CT等检查后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远端,并延血管走向撕裂至左髂外动脉及其他分支血管。主动脉A型夹层号称“血管炸弹”,就像汽车的轮胎“鼓包”一样,血管随时都有“爆炸”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在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大力支持下,胸心外科团队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和术前讨论,制定详细手术方案,紧急在全麻体外循环中低温停循环下为张先生实施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并支架象鼻置入术(sun's手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极速营救,成功更换“鼓包”的大血管。胸心外科郝明教授团队在多学科的支持下,按照既定手术方案,成功堵住撕裂血管的假腔并更换了即将破裂的“大血管”,解除了血管大“爆炸”的危机。术后回到重症医学科治疗,很快脱机拔管并转回胸心外科普通病房康复治疗并康复出院。
A型主动脉夹层风险高,及时救治才是关键。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危急重症,该患者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假腔,使得部分主动脉管壁仅剩一层薄薄的外膜,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其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都有“破裂”而亡的风险。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33%,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每过1小时,死亡率递增1%。 预防主动脉夹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在便秘、干重活、蹲位站起,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时,血压显著增加,更易导致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夹层。生活中要避免大喜大悲、熬夜、过劳等可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随着饮食结构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硬化逐渐增多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运动量。
3.尽可能避免外伤。 外伤也可能导致主动脉撕裂,如车祸伤、坠落伤等,这些力量可引起受伤局部及远处的主动脉内膜广泛撕裂,造成一个或多个裂口的主动脉夹层。
4.重视体检。 提高体检意识,防患也很重要。心脏彩超、X线平片,有助于及早识破主动脉夹层。一旦怀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到医院救治。
【专家介绍】
郝明,主任医师/三级教授,胸心外科专家,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食管、肺及纵膈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心脏瓣膜病变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长期从事胸心外科临床与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曾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长征医院胸心外科、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进修学习。曾担任四川省医学会理事、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专委会委员、省医学会全科专委会常委、现任成都市医学会胸心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获军队成果三等奖2项,曾主持、主研省级课题4项,副主编科技出版社《外科学》1部、参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出诊时间:周二上午(胸外、心脏外科门诊,306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