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2024-12-09

浅谈ICU里的奇特睡姿-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是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降低病死率,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学会强烈推荐氧合指数在150mmHg(1mmHg=0.133 kPa)以下的中重度ARDS患者应尽早实施俯卧位通气。 什么是俯卧位通气?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危重患者如何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的定义 将患者一种俯卧于床上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俯卧位通气的原理 俯卧位通气主要原理为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背侧萎陷的肺泡复张,使肺及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以及减少心脏和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   适应症:   中重症ARDS、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均可根据病情实施俯卧位通气。 绝对禁忌证: (1)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或骨折(椎体骨折、骨盆骨折、多发骨折、连枷胸等) (2)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 (3)严重的烧伤 (4)严重的急性心律失常 实施要点: 应由至少5名操作者执行,宜选择最重要管路的对侧作为翻身方向。应去除患者前胸位置的电极片,宜保留有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翻身过程中,应由1号位操作者发号施令,指挥整个翻身过程。   第一步: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左右双侧同时夹心式卷曲翻身单并固定患者。   第二步:将患者向翻身方向对侧平移至床沿;由平卧位调整为90°侧卧位;由90°侧卧位调整为俯卧位。 第三步:将患者由90°侧卧位调整为俯卧位。     第四步:在背部对应位置贴电极片进行持续心电监护。         第五步:应确定人工气道固定通畅,并保持有效通气。     第六步:应开放所夹闭的管道,保持全身管道的通畅及固定。     第七步:将患者摆放于良肢位姿势,压疮和气管插管堵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实施俯卧位时应加强监护。   俯卧位期间的护理: (1)应保持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人工气道,密切观察人工气道通畅情况。 (2)应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每1h观察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呼吸机参数。 (3)应使用RASS或SAS评分量表监测患者的镇静深度,维持RASS评分为-3~-4分或SAS评分为2分。 (4)应使用CPOT或BPS评分量表监测患者的镇痛深度,维持COPT评分为0分或BPS评分为3分。 (5)宜调整患者卧位为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床头抬高10°~30°。 (6)应避免眼球受压,眼睑应保持闭合。 总之,俯卧位通气通过改变患者的卧位,能够有效改善肺部的通气和血流情况,提高氧气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肺部水肿,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困难,并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Prone position in ARDS patients: why, when, how and for whom. Intensive Care Med (2020) 46:2385–2396. [2] 刘玲, 徐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治疗规范化流程[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59(10):781-787. [3] 江伟, 翁利.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管理[J].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6, 2(4):287-290. [4] Wyckoff M H, Singletary E M, Soar J, et al. 2021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 Resuscitation, 2021, 169:229-311. [5]蒋燕,陆叶蒋旭琴等.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2(15):057. [6]刘鑫徐珊玲,贾政,等5例COVID-19危重病人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2020,34(8):4. [7]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委员会,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急救与复苏分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5):417-422.  

2024-12-08

自数胎动篇:宝贝,这世界的繁华值得你来看一看

“宝贝,妈妈幻想过无数种与你相见的场景,却唯独没有想过是这一种。”产科工作这些年,迎接了无数个新生命的诞生,也见证了无数个家庭的喜悦,我总是会记得有人站在护士站旁跟我说:“你们在产科工作真好呀,每天都充满着希望,医院那么多科室,却唯独走进你们科是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呀,我是赞同他说的,新生命的降临怎么能不高兴呢。 怀孕本身就是一场漫长考验,每个孕妈妈们都应学习孕期的自数胎动方法,一旦发现宝宝胎动异常,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胎动是证明胎儿健康的信号之一。虽然数胎动只是一种粗测,不能准确地看到宝宝的情况,但却是孕妈妈感受宝宝情况最直观的一种方式,是保证宝宝安全的一道重要警戒。因此,可以说数胎动则是每位孕妈们的必修课。       胎动,究竟如何数? l 于每天早、中、晚固定时间各数1小时,每小时大于3次,反映胎儿情况良好。也可将早、中、晚三次胎动次数的和乘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12小时胎动达30次以上,反映胎儿情况良好,少于20次,说明胎儿异常,如果胎动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l 数胎动时应取卧位或坐位,思想集中,做好记录,以免遗漏。若连续胎动或在同一时刻感到多处胎动,只能算做一次,得等胎动完全停止后,再接着计数。 l 注意观察胎动的规律,比如吃东西时爱动,侧躺时爱动,或傍晚时爱动等。如果规律有变化,该动的时候不动或者不该动的时候动的过度,都要注意。 什么时候开始数胎动? 一般在孕育的16—18周时,孕妈会第一次感受到胎动。如果这是您的头胎,那么在18~20周左右,您就会感应到胎动,而如果这已不是您的头胎,那么您可能在16~18周,甚至更早期即能感觉到胎动。 一般胎儿在孕28周后胎动逐渐形成规律,所以医生一般会让妈妈们在孕28周以后开始数胎动。 不同的胎动在暗示着什么? 胎动过频: 一般指胎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60%或翻倍加多。胎动增多可能是宝宝缺氧早期的表现。随着缺氧发展,胎动会逐渐减少。  胎动减少: 如果感觉胎动减少,那一定要认真数一数,看每小时到底动了多少次。同时,如果胎动不明显,可以通过轻轻拍拍他,或吃东西,或改变姿势等动作来与胎儿互动。如果做了这些还不动,小于3次/小时,接着再数一小时,仍小于3次,就需要马上到医院看急诊,由医生来判断胎儿的状况。 总而言之,自数胎动是一种简便、有效而经济的自我监测手段,希望孕妈妈们都能好好利用,更好的监测宝宝的安全;希望每一位孕妈妈都能一路好“孕”,平安分娩。

2024-12-06

术前访视要重视

    术前访视是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患者和麻醉医生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术前访视的目的 1.评估患者情况:通过术前访视,麻醉医生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等。 2.制定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麻醉医生会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安全。 3.准备麻醉所需药物和器械:术前访视后,医生会根据制定的麻醉方案提前准备好麻醉所需的药物和器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 制定应对方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医生会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二、术前访视的内容 1.了解病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并存疾病,以及病情控制情况、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同时,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手术和麻醉史,以及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包括心肺等重要器官的检查和心率、血压、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身高体重的具体数值。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3.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状况、血气分析等,以了解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和体内电解质情况。 4.特殊检查:根据手术需要,医生还可能进行特殊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 三、术前沟通 1.沟通麻醉方案及术后镇痛方案:告知患者麻醉方案及手术大概流程,缓解术前紧张焦虑;沟通术后镇痛方案; 2.交代术前注意事项: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及不同手术类型等交代术前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前停药及用药方案等。 3.风险沟通及答疑:交代手术相关风险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解答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相关疑惑。  综上所述,麻醉术前访视十分重要,请您务必在手术前一天在病房等待并配合麻醉医生对您进行术前访视,不要刻意隐瞒病史,积极与麻醉医生沟通,严格执行麻醉医生交代的手术前注意事项,确保您的手术麻醉安全。 文字|张 宇     图片|源于网络

查看更多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